解析医用硅橡胶杂件的发展方向
2015-12-19
我国的医用硅橡胶杂件的研发起步很早,20世纪70年代已经合成出医用级硅橡胶杂件,并注重医用制品的研发和应用。心脏瓣膜和脑积水引流装置得到成功应用,挽救了病人的生命。20世纪80年代开发出一系列医用硅橡胶杂件产品:如视网膜植人物、人工硬脑膜、人工喉管、人工手指、手掌关节、人造鼓膜、牙齿印模及托牙组织面软衬垫、人工肌腱、人工乳房等等。而药物缓释制剂的研发在这一阶段得到了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注重了医用硅橡胶杂件产品的产业化。
硅橡胶杂件在医用领域已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但若要有更大发展,仍需解决有关技术问题。
硅橡胶杂件由于其琉水性,使其制品植入人体后仍有轻微的异物感。要解决这问题,可采用表面改性的方法,如在硅橡胶杂件制品表面涂敷亲水性物质,或用辐射法使硅橡胶杂件表面接枝,或用等离子体处理或通过共混改性。
目前全球硅橡胶杂件市场规模已达60亿美元,硅橡胶杂件作为医学材料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应用,已经得到医学界的认可,应用越来越广泛,许多大公司把医用硅橡胶杂件作为开发的主要目标,医用硅橡胶杂件取得长足的进展。
总之,医用硅橡胶杂件在生命科学、医疗器械、药物等领域中已得到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但还有巨大潜力可挖,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及生物材料的研究,它将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硅橡胶杂件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医用高分子材料,无论是在橡胶杂件行业还是在医学领域都受到了专业人士的关注。其原因是,第一,用作橡胶杂件医用材料其技术含量高、成本低、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第二,利用硅橡胶杂件的医用特性,既能解决医术上不少难题,也可使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第三,橡胶杂件来源广泛、便于生产和细加工,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组织工程的发展,对医用材料的技术和性能要求日益提高。就硅橡胶杂件而言,如何使其充分应用于生物工程与组织工程是今后研究工作的主要方向。如:生物传感器是当今引人注目的一项生物技术。生物传感器的微型化,与生物体的适应性等,将成为与人工脏器相关的重要课题。
由于以硅橡胶杂件为载体的长效皮下埋植剂在放置有效期满后必须取出,增加了使用者的痛苦和花费,而且难以保证所有使用者均能按期取出,从而增加了避孕失败的危险。因此引发了可生物降解型皮下避孕埋植剂的研究,即以一种具备生物降解性和甾体药物通透性的聚合物,代替硅橡胶杂件作为释放孕激素的载体,孕激素释放完毕后载体在体内降解吸收而无须取出。美国三角研究院研制出可生物降解型皮下避孕埋植剂Capronor(有效避孕一年),其避孕效率、安全性、可接受性等与Norplant类似,胶囊保持结构完整18~24个月,然后开始变形、碎裂和逐步降解。而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在Ca—pronor的基础上改变胶囊配方,制成了具有可生物降解性的皮下避孕埋植剂CaproF,现已完成基础研究与动物实验。总之,单根型埋植剂、生物降解埋植剂是主要的研究开发方向。